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环保

为生态腾地 给环境留白

日期:2021-07-31  来源:中国环境报

  最近,中部区域多地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诸多洪水“洗劫”的城市和乡村,以惨重的代价检视了脆弱的防灾减灾体系,也再一次引发了公众对生态环境等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从本源意义上讲,每一场自然灾害,正面上是对人类生存能力的生死考验,反面上是对人类发展方式的深刻警醒。

  黑格尔有句很尖锐的名言: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由此作为一个思考坐标,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其实是在自然观这个大前提下,人如何小心翼翼求得与环境相生相容的因果逻辑问题。老子在道德经中阐发的核心思想,就是道法自然。不管是从哲学、伦理和政治哪个层面理解,要义都在于遵循规律,循环互生。《周易》则直接谈到,顺乎天,而应乎人。荀子打通儒学和道学进行深度思考,结论也是,天行有常,人类的活动应契合天行的规则。

  西方的思想者匍匐而行,虽然缺少东方智慧的大道至简,也很直白地阐明了同样的道理。比如,叔本华说:要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马克·吐温也说,这自然法规是最高的法规,是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

  先人的实践证明了自然法则的决定性。以治水为例,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禹治水,主要方法就是因势利导,变堵为疏。西汉时期的贾让治河之策,中心思想是“善为川者决之使道”,就是主张不与水争地,滞洪改河,使流水有其畅通之路。范仲淹在老家治水,以疏导为主,把修围、浚河、置闸统一起来,较妥善地解决了挡与排、水与田之间的矛盾。苏轼在杭州治水,也是以开浚为上,遵循规律,本着“以水治水”的原则来治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古代没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先进设施,也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所赖者,就是遵循自然之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也恰恰是以水行水,不与水争地,才避免了许多大的灾害。

  跳出治水的圈子,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就是先民敬畏自然,不大规模掠夺、改造和侵害自然,保持人和自然的基本和谐度,因人为破坏环境而导致的灾害就少了很多,从而基本达到“四时行,百物生”,往复循环,生生不息。

  知古鉴今,在一段时期内的一些区域,不少粗放发展在大肆掠夺资源,不少盲目建设在恣意侵害环境,不少膨胀的生活方式在傲慢地虐待自然……于是,大家看到,在一些地方和城镇:有一片洼地,便蓄水成景,栉比鳞次的河景房就围上来了;有一条河流,便引入城市,热热闹闹的商业区就涌起来了;有一点空地,便开发成风,密密麻麻的建筑物就铺开来了。该怎么遵循自然之道和建设之理,妥善解决蓄与泄、挡与排、疏与堵、进和退之间的矛盾,正是普遍缺少的热问题冷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当下,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的警钟频频敲响,环境问题的告急日甚一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敬畏自然,敬护生态,敬守规律,深刻把握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契合度,多做保护修复的工作,多做疏导避让的工作,多做未雨绸缪的工作,多做和谐相生的工作。特别是在快速推进发展和建设具体工作中,始终要保持清醒、谦逊、低调、稳健。从系统生态观的角度,谋划、设计、建设和生产,从根本上厚植生态优势,多给自然留白,多给河水让道,多给环境腾地,多给资源覆土,多给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生态洪流留下足够宽广的空间,努力把抗灾减灾变成相安无灾。果是,则大善至安。

  作者系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责任编辑:李佳萦)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