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环保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绿色发展之路:从盐碱荒滩到全国示范

日期:2021-07-02  来源:北方网

  经过十几年建设发展,中新天津生态城如今已是一座具备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特点的宜居新城。

  截至2020年,生态城建设绿色建筑项目累计达1960.2万平方米,有112个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其中高星级比例达92%。

  生态城季景社区 居民在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站刷卡投放分类垃圾。

  生态城季景社区 2021年5月,全新打造的智慧活力社区。

  天津北方网讯:创新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从不缺乏创新。在推进“绿色革命”的进程中,它犹如一位探路者,大胆闯、勇敢试、定位新坐标、擘画新蓝图,致力于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如今的生态城是一座满眼葱茏、移步皆景、处处环保的“绿色新城”,成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区,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评为“全球绿色城市”;获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片区,树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标杆;建立从设计施工到竣工运营各阶段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在生态城,未来已来,未来可期!

  污染场地

  长出“最美河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目前,生态城范围内水域面积共计480公顷,静湖、故道河、惠风溪、生态公园、南堤步道、海堤公园、贝壳堤、澜清溪贯穿全域,形成“活水生态网”。

  从空中俯瞰,被誉为天津市“最美河湖”的静湖波光粼粼,鸟儿翩飞,好似一颗镶嵌其中的碧波明珠,光彩熠熠。

  然而,当时针拨回到生态城建设初期,静湖所在地还是一处被生活和工业废水污染了40多年的污水库,水质为劣V类,加之大量复杂且难降解污染物的长期沉积,污水库底泥遭受污染,底栖生物难以生存。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生态城迎难而上,将静湖治理作为修复生态环境的“一号工程”,誓要让它“脱胎换骨”。

  通过本底调查,生态城确定废水、污染底泥总量和特征,根据污染物的环境风险将底泥污染程度划分为三部分,编制污染水体沉积物修复限值标准……经过3年多的治理和修复,污染底泥全部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同时利用无污染下层土挖方筑岛,在保留1.17平方公里湖面和约330万立方米库容的同时,增加近1.5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完成治污后,生态城又启动生态补水,配套喷泉、曝气设施,投放鱼苗,实施生物治理等措施,修复湖水自净功能;沿湖建设景观绿化带,大面积种植本地适生植物和耐水型植物,提升沿湖生态环境,同时制定“一湖一策”“水体养管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静湖治理入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并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治理经验先后在河北省雄安新区白洋淀、山东省沂水县沂河、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等全国多地得到推广。

  海绵城市

  “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

  一下大雨就“看海”,对国内不少城市来说是个“顽疾”。

  在生态城,这种情况并不存在,居民们为此还编了一句顺口溜:“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

  要想不内涝,必须管好“水”。

  早在2008年,生态城就编制了《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加强雨水资源利用和雨水净化,并根据各汇水分区实际,分别制定目标和措施,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分解至各地块。

  在此基础上,生态城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明确低影响开发和雨水利用原则,将区域打造成一块“大海绵”,下大雨时吸水、蓄水,防止内涝;晴天或干旱时再把吸入的水“吐”出来加以利用。

  生态城建设局副局长孙毓培告诉记者,生态城设计了下沉式绿地、雨水调蓄池等“海绵”设施,对雨水调蓄再利用。每到雨天,遍布生态城公园绿地、道路广场、居民区等点位的68个“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就会“变身”为一块块“海绵”,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卵石沟、水景、树池、蓄水模块、雨水桶等设施,“喝足”雨水,达到雨水源头控制、原位利用的目的。

  比如永定洲公园有着三座“花岛”的湿地、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的人工湖、甘露溪公园,都是重要的海绵设施。其中,甘露溪公园具备透水铺装、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控污型雨水口等设施,可实现雨水净化,并最终汇入景观水系。

  近年来,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实践,生态城因地制宜健全排水防涝体系、利用水资源、搭建监管平台、打造样板项目,建起一整套海绵城市体系,并将其融入城市,为市民生活送上“海绵福利”。

  绿色建筑

  开创“生态城标准”

  在生态城,区域始终保持100%绿色建筑的标准,犹如一股清流,为居民创造更接近自然的氛围,充分享受健康绿色生活。

  何为绿色建筑?

  就是那些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建城之初,生态城就提出要实现区域100%绿色建筑的目标。为此,生态城不断探索,结合生态城自然地理等条件与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利益群体,打造生态城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涵盖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营、评价各个环节,形成了可供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营单位参考的绿色建筑建设标准,保障了项目达到生态城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截至2020年,生态城建设绿色建筑项目累计达1960.2万平方米,有112个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其中高星级比例达92%。

  在此基础上,生态城引入被动房技术,为绿色建筑发展注入动能。

  记者在生态城被动房技术及实践展示中心看到,被动房能够通过减少传统的采暖和主动的空调形式创造更为舒适的室内环境。从外观看,被动房与普通房屋并无差别,内在却大有不同。比如墙体采用石墨聚苯板,比一般房屋厚160毫米,这相当于给建筑穿了一件“厚棉袄”,能阻隔热交换,将房屋外围损失的热量降到最低,也正是因为这样,被动房无需集中供暖。

  生态城2019年建设完成的公屋二期被动房是世界首个获得德国“PHI被动房认证”的寒冷地区高层居住类建筑,它结合本地气候特点,革新关键技术,使节能率由75%提高到90%。

  除了被动房,近年来,生态城还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出台了一套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管理规范,并成功将经验输出到曹妃甸等地,为生态城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无废城市”

  建设提速 渐行渐近

  自生态城2019年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很多居民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变化:垃圾分类知识日益普及、“精品示范小区”增多、绿色生活逐步推广……“无废生态城”渐行渐近。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实现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

  建设“无废城市”,谁都不是局外人。

  2020年7月,生态城推进19个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建设,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落实垃圾分类实名制,潜移默化地将“无废”理念传递给市民。

  锦庐小区居民于艳每天出门时,都会把分好类的垃圾带到集中投放站。刷卡积分、选择种类……简单几步就能完成垃圾分类投放,“现在生态城正在创建‘无废城市’,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让城市‘无废’。”于艳告诉记者,经过半年多的磨合,很多居民都适应了垃圾分类,习惯了“无废”生活模式;平时社区还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无废城市”最美家庭评比、“变废为宝”等环保主题活动,宣传“无废”知识。

  “通过测算,厨余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大约是40%—60%。目前,生态城正在建设有机垃圾处理中心。建成后,区域厨余垃圾会被运送到中心处理:通过发酵产生沼气,提纯后变成天然气,再进入管道。”生态城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旭介绍,这样一来,垃圾“化身”天然气,供居民使用,将有效减少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和排放。

  前不久,生态城制定了《无废细胞创建实施方案》,从市民的衣、食、住、行入手,打造50个“无废细胞”。目前,生态城“无废景区”“无废工地”“无废商场”“无废学校”等创建取得显著成效,“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提速……

  生态城以全球视野吸纳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新成果,以生动实践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创新发展。

  眼下,一个个烙印着“生态城”的绿色样本、绿色经验、绿色模式面向全国复制、推广、应用,产生着积极的示范效应。

  刘旭表示,下一步,生态城还将继续走绿色发展之路,拓展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景,推进超低能耗、近零、零能耗建筑发展,倡导绿色交通、绿色出行,打造低碳产业,建设绿色工厂,推广应用低碳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将生态城建成一座近零碳、乃至零碳的示范新城!(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责任编辑:周莹莹)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