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财经

滨海新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未来布局这四个方面

日期:2021-05-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杨晓波)2020年,天津滨海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468亿元,增长7.8%。2021年,滨海新区正式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滨海新区创新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局副局长刘朱岩在“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活动滨海新区云座谈会议上表示,近年来,滨海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综合科技实力稳步提升,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在天津市科技创新中凸显龙头带动作用。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滨海新区重大原创性成果和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天河三号”原型机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康希诺获得全球单针新冠疫苗带条件上市许可等。

  二是创新主体实力显著增强。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根植性民营新生代科技企业。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4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89家,瞪羚企业138家,雏鹰企业1407家,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累计108家,科技型上市企业累计达到28家。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高新区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是创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获批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了一批国家级创新载体和平台。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18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7家、国家级工程中心1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8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68家,其中国家级24家,瑞普生物智创谷、渤化集团等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4家。市级以上孵化器达到30家,其中国家级15家。

  四是创新环境营造成效显著。新区出台并实施了《滨海新区关于进一步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鲲鹏计划”),组建了信创、生物制造、海水淡化等一批产业(人才)联盟,聚集驻区两院院士、特贴专家、突出贡献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达到1123人。成立了滨海产业基金、天津泰达引导基金和泰达海河智能制造产业等基金,逐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资体系。

  刘朱岩透露,下一步,新区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和落实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落实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将规划落实与年度计划相结合,高位谋划、阶段推进、重点突破。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布局。

  一是加速创新资源集聚。布局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在合成生物、信创、细胞生态等领域,争取海河实验室落户滨海新区。

  二是完善创新主体引育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统筹推进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

  三是培育新型产业创新聚集谷。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建设新型产业创新集群,重点聚焦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建立“创新中心+企业孵化+产业园区”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依托一流院所和龙头企业打造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北方声谷等一批有主题有灵魂的产业创新集聚谷。

  四是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以用立业、由智变金”理念,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王福健)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