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法治

从村落景观整治设计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解读

日期:2021-04-30  来源:人民之窗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这部法律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包括10章,共74条。重点要求分类有序推进村庄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其中第三十八条强调,鼓励农村住房设计体现地域、民族和乡土特色,鼓励农村住房建设采用新型建造技术和绿色建材,引导农民建设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宜居住房。近十年来,王小冬博士对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沿线具有典型特征的传统村落景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并认为丝路沿线的传统村落是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居环境景观,具体包括村落景观的历史背景、景观类型、生成要素、审美特征、文化意义等多个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通过之际,特从丝路传统村落景观整治设计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进行解读。具体内容如下:

  传统村落景观整治设计,需要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田野调查为前提,国家方针政策为指引,进而建构多维立体的景观整治设计模型。务必明确的是,传统村落景观整治设计,重在梳理与修复,旨在传承传统人居文化思想,重拾乡土精神,实现长治久安与构建和谐社会。

  一、夯实调研基础

  随着人类学传入和发展,田野调查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逐渐被重视起来。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作为乡村社会研究的重要著作,引导社会学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地做学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国家独立、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法宝,对于科学研究同样适用。只有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才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和理解乡土社会,找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进而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建议,而不是靠拍脑袋制定方案,蹩脚地解决问题。

  (一)访谈式调研

  首先,丝路地域辽阔,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分布不均衡,村庄与村庄之间相隔数公里,县与县间隔上百公里的情况不在少数。村庄之间的交往比较少,造成很多传统村落之间信息相对比较闭塞,才有民丰县萨勒吾则克乡喀帕克阿斯干村和尉犁县罗布人村这类既独立而又特色显著的传统村落存在。

  其次,虽然该地区民众属于当地世居族群,但是与主体民族的各个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访谈式调研的意义在于能够直接而深入地了解当地民众的实际需求,进而把握其合理诉求。通过深入访谈,更能够从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中,管窥出在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极低的情况下,民众的生活行为与方式,精神世界,进而准确地回溯历史,获取史料记载之外的新知。

  再次,访谈式调研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工作强度亦是如此。调研结果对于整个丝路传统村落景观整治设计来说不具备普遍适用性,但是对于受访者所在的村落来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存在特性,在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特色塑造和人性化发展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拉提景区阿拉善村鸟瞰图 晏晶晶绘制

  (二)大数据调研

  大数据调研,能够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具有涉及面大,信息来源广泛,不受行业限制,调研结果的具有多方面参考价值。因访谈式调研信息获取渠道比较狭窄,调研数据的量有所限制,其结果不完全具备普遍性和通用性,而大数据调研却能够弥补这一不足。

  在研究过程中,先后设计了两套调研问卷,分别是针对丝路不同地区世居民众传统村落景观整治和丝路传统村落景观文化的问卷,并运用问卷星对其进行发放。从受访者来源地看,既有丝路本地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参与者,又有全国各地其它省份的参与者。从受访者与当地的关系来看,本地乡民、城市务工者、个体从业者、当地干部、驻村干部、人民教师、本地游客、外地游客、在内地工作的丝路人、在丝路工作的内地人、内地高校的丝路籍大学生等等。他们对丝路传统村落景观发展的现状、对村落景观整治设计的路径与方法都有自己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三)体验式调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方针与方法。通过历次实践,都证明了群众工作是任何工作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农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占有较大比例。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民是农业发展的具体亲身实践者。因此,尊重和重视农业与农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和举措。

  多年来,我们的部分科学研究还停留于实验室、书本,或者是宽泛而简单的调研,致使很多研究成果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结果差强人意。毕竟访谈与大数据问卷调研都是研究者自我设定提纲和问题,而且难以与受访者进行敞开心扉地交流。在进行传统村落景观整治时,仅仅采用访谈式调研和大数据调研还不够,还需要进行深度体验式调研。

  体验式调研的具体操作在于日积月累,而不是程式化的去几次就可以,而是要住在村民家中或驻扎在村落中。既要观察一天中不同时刻村落民众的具体生产方式与行为状态,还要注重对不同季节的观察,更要花几年时间不间断地走访、观察、体验。当然,这种调研效果是前两种调研难以企及的。事实上,本研究团队自2005年至今,一直在做此项工作,可能这与主要研究者都出生于农村,对乡土有着别样的情愫有主要关系。

  乡土,即乡民之故土。科学发展不是空话,深度调研重在体验。只有深入到乡村中去,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生产生活观察、体验、感悟,才能够得到最真实地信息。在传统村落中,村落景观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随着四季更迭和时光流逝,人为景观可能在不断地发生蜕变,人工痕迹逐渐褪却,自然景致不断生成。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民众调整、适应、修葺的外力作用,也有植被景观受风霜雨露、春华秋实和自然天成的结果。对于传统村落景观整治设计,一定要换位思考,深度体验,只有如此,才能够得到预料之外的结果。

  (四)调研分析与梳理

  对于丝路传统村落景观整治设计的调研分析,需要采用先分析、再梳理、后整合的方式进行。毕竟面对大量的调研资料,在前期经验积累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对调研资料进行定性诊断、判定,梳理后再进行具体分析。再对大数据调查问卷收集的信息运用SPSS软件进行交叉分析,严格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分析结果,并进行综合判断。最后根据项目研究需求和重点进行综合,进而得出相对科学科理的调研结果。

  总体来说,随着调研方式的多样和大数据分析的发展,采用数据量化的方式对传统村落景观整治设计具有进一步的实证效果。但是作为构成传统村落景观文化的基本单元,代表着乡村的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更是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事业成果的全方位展示,仍然需要坚持相关方针政策,才能实现乡村的科学发展。

  二、制定整治策略

  传统村落景观整治是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大背景下,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为主题的重要举措。地域特征鲜明的丝路地区,基于传统村落景观文化生态保护的乡村景观整治是“留住乡愁”的重要手段。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优化合理的整治策略尤为重要。

  (一)政策引导,自主发展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实施,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人居环境领跑全国,成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

  传统村落作为构成中国乡土社会的细胞,有其强烈的自我更新功能。这种功能的存在,有自然风土的作用,还有生活在村落中的人民的力量。浙江模式的最大成功在于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坚持政策引导,村落自主发展。具体表现为建立政府主导、村庄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为环境整治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统筹各级各方资源,创新投融资机制,增强资金投入能力,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撬动、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捐资、投资、合作保护等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积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尝试将住户付费相关模式纳入村规民约,弥补保洁资金不足。[]以上举措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乡贤主导,率先垂范

  乡贤是由“乡”和“贤”所构成的,即乡村贤德之人。乡贤首先要具备地域性,是本乡本土之人,有浓厚的乡情,对故土有责任感和归属感;其次必须是贤能的人,有才有德且有公心,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并得到各方面的公认。在中国传统社会,民间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农村基层长期实行乡村自治,乡贤是乡村自治的主导者,这种治理模式成本低、效果好,体现出古人的政治智慧。新时代建设新农村,应该大力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创造条件让那些远离故土的乡贤们“返场”。

  中国古人对乡贤群体历来十分看中,《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认为贤能的人对治国理政十分重要,《墨子》也说“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己。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近代以来,受帝国主义侵略以及西方文化输入的影响,中国基层乡村出现了巨大变革,由传统农耕社会逐渐向城乡二元化方向发展,农村不断衰落,危机逐渐累加,乡村人才大量向城市流动,以往产生和积淀乡村精英的循环模式中断,加之乡村社会矛盾越来越多,致使不少劣绅充斥于乡间,乡贤文化逐渐暗淡下来。然而,只有“在场”的乡贤才是纯粹意义上的乡贤,乡贤只有生活在乡土,与乡人朝夕相处,才能结成深厚的乡情,他们身上的品德力量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其他人。在农村日益出现“空心化”的情况下,建设新农村最大的障碍不是资金而是人。从经验看,精英缺失容易导致地痞、流氓、恶霸等黑恶势力的兴起,所以应鼓励乡贤“返场”,实地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对于大部分“在场”的乡贤来说,名利对于他们来说已成为过去式,基于对乡土的热爱和责任,他们率先垂范,乐于奉献,有的甚至愿意做出一定的牺牲。在儒家文化盛行多年的中国乡土社会,在民风淳朴的西域戈壁,耕读传家与乡贤反哺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压舱石,乡贤的阅历、知识、审美与境界,能够积极有效地引导乡村又好又快地发展。

  喀纳斯景区禾木村景观调研速写 王小冬绘制

  (三)风貌统一,公私得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于生活在传统村落中的民众来说,大部分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是独善其身的具体表现之一。但是正因为大部分民众都抱着“闲事少管,走路伸展”、“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自我观念,很少有公共场域与共享空间意识。

  从全国优秀传统村落名录中,不难发现很多村落是聚族而居的家族式村落,同姓家族独立成村或几家家族聚族而居。这些宗族式传统村落虽然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但在营造村落时,认真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智慧,具有强烈的趋吉避害特质。如徽州、江南、客家等地的传统村落中,具有明显的规划意识。从传统村落景观风貌与原始格局能够感受到在营造之初的整体意识,具有全村一盘棋的感官表征。作为棋子功能的民居庭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布局、体量、形态、风貌都有不同程度地演变。民居庭院外部空间形态作为连接私人庭院和公共空间的媒介,同时又是村落外部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众需要具有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在精雕细琢庭院内部景观时,有必要考虑与整个村落风貌的融合度,还需要具有共享意识,“小我”与“大我”二者平衡,才能够塑造好庭院与公共景观,使村落景观总体上呈现出和而不同,特色显著的景观意象。

  (四)重视节点,传承创新

  凯文·林奇认为,“节点是城市中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依据考古发现,古往今来,大部分有历史感的城市都是继村落发展而来,只是随着各方的不同需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加其功能,并赋予其意义。但是能够发展壮大成像深圳一样的村落毕竟是少数,而发展成为集镇的传统村落则数量庞大,遍及全国。对于一般的乡土社会来说,民众一生都很少离开家园与村落。“穷在城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道出了人作为社会之人,无论在城市和乡村,都会与周围环境发生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财富与地位决定了他的社会关系与被认可度。

  对于丝路传统村落来说,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难以孕育出像江南一样的传统村落风貌,但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营造符合地域的人居环境景观。如伊犁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新源县巩乃斯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徽州相似度很高。调研发现,丝路广大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是村两委办公场所所在地,场地建有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和景观设施,从规模与体量上都能够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与休憩。村落入口、道路交叉口、水塔等是村落中具有历史感和标志性场地与设施,具有景观节点的重要功能,影响着生活在村落中的历代民众。在诊断、评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治与创新,提高人居环境品质,进而增强民众对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创新实施路径

  创新不完全等于创造,尤其是对于传统村落景观来说,创新更不是标新立异。创新是立足于现实,在实事求的基础上,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进行指导,在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礼俗文化的前提下进行的继承式创新。

  (一)充分构思,制定方案

  一般来说,传统村落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文化性。对于丝路传统村落来说,独特的地理文化特征是其存在的主要影响与生成因素。与南方地区传统村落景观相比,丝路冬季漫长,天寒地冻,万里冰封,没有江南乡村景观存在的客观自然环境,将浙江、福建、安徽等省的传统村落景观整治经验直接运用难免水土不服,需要依据丝路实际,丝路不同地区的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

  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整治方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整治构思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就必须进行有效把控。首先,必须把握丝路干旱少雨,冬季大雪覆盖这个客观现实,如何创造与生成适宜于冬季观赏的季节性景观值得考虑。其次,发展庭院经济是南疆欠发达地区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庭院微景观和微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活化标准化与程式化的门廊与葡萄藤架,也需要深思。第三,一些学者提出的“城市野草之美”是否符合丝路实际,在村落公共空间景观或村落边界外部空间能够作为一种衔接与过渡,让传统村落景观较好地与生产性农田景观进行必要融合。

  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书香主题“福”文化广场平面图 王小冬绘制

  (二)深入调研,实事求是

  调研,即调查研究,是设计实践的重要环节,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传统村落景观整治设计调研的种类、方法前文有所涉及,在此不再赘述,而主要对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未曾预先考虑和存在的漏洞进行说明。

  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核心精神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运用到传统村落景观整治中,能够准确发现,并有效合理地解决主要矛盾。首先,不同的村落中的民众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传统村落景观整治工作的认识维度和价值判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次,乡村民众更加的务实,不喜欢喊口号,更愿意脚踏实地地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和主要问题。再次,丝路大部分传统村落中有相对集中的道路、街巷和文化活动中心,这是与他们日常生活经常发生密切关系的场地,庭院更是如此,时刻与之相关。可以说,传统村落景观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事业的实践化、具体化、深入化,是一项具有普惠性质的福利事业。

  对于传统村落景观整治工作,民众从内心认可,定会矢志不渝地支持这项工作。相应地,通过广泛而深入地调研实践,政府和研究团队更能够清楚村落民众的真实需求。如果尊重和运用好深度调研机会,一定能够获取新知,并查漏补缺,更好地进行整治设计实践。

  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书香主题“福”文化广场鸟瞰图 王小冬绘制

  (三)概念设计,元素支撑

  概念,即概括性理念,具有绝对精神属性。对于传统村落来说,概念是广大民众精神诉求的集合体,即村落的内核,具有很强的精神统领性。传统村落的概念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一定具有历史渊源,是广大乡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不断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不断的总结与反思之后凝结而成。但是作为绝对精神的概念,必须要通过物质载体,才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有效传递。

  对于传统村落景观来说,村落中的各种物质载体即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如何合理有效地将概念精准地附着于景观元素之上,那就需要依靠设计。设计作为一种媒介功能、赋能方式和实现路径,运用归纳与演绎地手法,让景观元素具有精神性,并作为概念地有效支撑。对于传统村落景观整治设计来说,概念准确,元素丰富,设计合理,民众认同是判定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准。

  (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尽管丝路不同地域得自然地理环境反差大,但其包容性极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深入推进,丝路已成为新丝路的中国核心区。丝路沿线景观文化成为丝路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大部分丝路传统村落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调研发现,部分民众只注重自家庭院的建设和发展,对庭院外部空间和公共空间的风貌与品质不重视,因村集体资金有限,难以对其进行整体性改造。乘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国家和各级政府筹措专项经费,为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得到有效提升,传统村落景观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笔者认为在多种背景交织之下的丝路传统村落景观整治,必须运用“中医式”的研究方法与整治方式,才能够标本兼治,进而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效果。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促进法》让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有法可依,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动纲领。对于丝路传统村落景观整治,不依靠政府相关部门和设计研究机构的支持难以实现,不依据科学合理的景观整治模型,制定符合实际的景观整治优化方案更是无从谈起。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要重视传统村落景观整治工作。在运营模式化与设计均质化的当下,为了让传统村落景观文化保持其本真与特质,务必要有古代边塞诗人忧国忧民的忠心,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情怀,当地民众朴实无华的内心,坚持何镜堂院士的“两观三性”原则,运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设计方式,建构“标本兼治”的整治设计模式,让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的丝路传统村落景观重获新生,绘制看得见山,望见得水,留得住乡愁的丝路美丽图卷。(文/王小冬)

  注:此文为2018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8YJCZH177)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王小冬,1982年生,四川绵阳人,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邓成功)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