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食品

年货饮料少不了 科学选购很重要

日期:2021-02-1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农历辛丑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过大年,是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这个时刻,少不了一桌美味佳肴来增添节日气氛。而饮料,似乎也成了美味佳肴里的“一道经典菜系”, 也是年夜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配角,几乎每个人都要来上一杯,特别是对不喝酒人士来说是最佳的替代品。

  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的食品。市场上饮料琳琅满目,包括果蔬汁类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那过年究竟要喝点啥?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饮料,该如何挑选到又健康又好喝的呢?不同饮料适合什么人喝呢?咱们今天就来说一说。

  年夜饭以健康饮品代酒、代饮料

  喝饮料本身无可非议。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饮用过多饮料,特别是含糖饮料会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可以用新鲜柠檬泡水、不添加糖的鲜榨果汁等代替含糖饮料,同时还可以在味觉上有一定的满足。如果追求甜的口味,可以选择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天然代糖产品,比如从植物中提炼的天然代糖赤藓糖醇、罗汉果糖苷等。尽管如此,代糖饮料也不能无节制地喝,需要适量饮用。

  代糖,泛指那些低能量的甜味剂。一种代糖是人工合成的,比如,大家熟悉的糖精、阿斯巴甜等。糖精是一种甜味剂,制造原料主要是甲苯、氯磺酸等,这些都是石油化工产品。过量食用糖精,会导致人食欲不振、中毒、营养不良等。阿斯巴甜,虽然被广泛食用,但它仍然是非常有争议的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是因为它会对神经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一种代糖是天然或天然再制,比如,糖醇、罗汉果糖苷、甜菊糖苷等。我们常听到的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就都属于糖醇,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

  如果你还是喝了甜饮料,记得喝完后一定要用清水漱口,还要多运动。其实,说来说去,你知道最健康、最物美价廉的饮料是什么吗?是的,答案就是:白开水。如果想要更健康,建议大家还是以水代酒、代饮料。

  果蔬汁类饮料不能替代水果和蔬菜

  果蔬汁类饮料是以水果或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果实)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液体饮料。消费者可以通过食品名称及配料表的标签标示内容,确定相应果蔬汁类饮料产品的具体类别。

  果蔬汁应根据产品标签说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储存;开封后,应贮藏在0℃-5℃冰箱内,并在48小时内喝完。经巴氏杀菌或超高压杀菌的非复原汁,应低温冷藏,其保存时间较短,开封后尽快喝完,以避免贮藏期间微生物生长繁殖。

  在以橙汁为代表的浑浊型果汁中保留了部分果肉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但与新鲜果蔬相比会有部分营养损失。因此,喝果蔬汁不能完全替代每日对水果、蔬菜的摄入。

  “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常温放置

  乳酸菌饮料是含乳饮料的一种,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在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液中加入水、白砂糖,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等一种或几种配料调制而成的饮料。

  根据是否经过杀菌处理,分为非活菌(杀菌)型和活菌(未杀菌)型。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可常温储存;活菌型乳酸菌饮料的贮存、运输,必须保证在2℃-8℃冷链条件下,否则会导致乳酸菌活菌数下降,且影响饮品口感。

  在国内销售的乳酸菌饮料,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明非活菌(杀菌)型和活菌(未杀菌)型。消费者在选购和贮存饮料时,可以通过标签标识进行区分。

  儿童饮用加料奶茶应谨防噎喉

  奶茶固体饮料是以茶叶提取物,或直接以茶粉、乳品为原料,可添加糖或甜味剂、植脂末等食品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供冲调饮用的固体饮料。

  奶茶固体饮料一般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保存。在饮用热的奶茶饮料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椰果奶茶、珍珠奶茶、果蔬奶茶等,是用奶茶粉分别和椰果粒、珍珠Q果或红豆粒、红枣粒混合而成。3岁以下儿童或老人饮用以上饮品时,有吸入气管或支气管的风险。儿童须在家长的看护和指导下食用,老年人应小心饮用。

  注意产品标签里的4个“核心营养素”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饮料标签内容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

  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要注意产品标签,不购买或食用没有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标签内容不清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在饮料标签上还会标示营养成分表,如能量和4个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含量及其占每日所需营养素参考值(NRV)。消费者可根据营养成分表选择适合的饮料。特别提醒消费者,春节期间美食多,更容易喝饮料超量。

  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专家执笔人:

  陈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赵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于航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福健)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